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爱羊城 > 热点资讯 > 广东楼市资讯 >  加快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广州

加快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广州

发表时间:2022-06-02 08:58:54  来源:网友上传推荐好文章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浏览:次   【】【】【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让广东大地青山常在、秀水长清、空气常新。这对新阶段推进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鲜明美好的目标,对推动广州水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加快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广州

姚汉钟

一把手访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赵雪峰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让广东大地青山常在、秀水长清、空气常新。这对新阶段推进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鲜明美好的目标,对推动广州水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将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不折不扣地将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与水资源管理利用、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碧道建设以及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等结合起来,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广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汉钟在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表示,将紧紧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以三大“抓手”为着力点,聚焦系统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优化提升水资源管理服务三大模块,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广州样板。

增添更多让市民满意的水生态福祉

广州日报:作为广州水务工作主管部门,如何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姚汉钟:我们将紧紧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三新一高”要求,按照省“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落实市“621”水务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即:构筑“四源共济、六网联动、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网、“千涌通百川、三江护安澜”的洪涝安全网、“单元达标、厂网一体、安全高效”的污水治理网、“优水入万户、碧水绕村流”的水美乡村网、“健康和谐、水清岸绿”的生态碧道网、“一网统管、协同高效”的智慧水务网的6张水务高质量发展骨干网,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水务现代化治理的两大关键能力,实现建设水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通过以上举措,增添更多让市民满意的水生态福祉,为广州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支撑,为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贡献广州水务力量。

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到长期“有能有效”

广州日报:今年广州水务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姚汉钟:主要包括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提升水资源管理服务三大方面。

一是系统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水利设施安全鉴定、除险加固、标准化管理,规范涉河项目审批,开展水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及结果运用。2022年底30%以上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打造生态韧性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加快落实《广州市城市内涝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补齐防洪排涝工程及管理短板。二是创新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不断完善优化河长制湖长制考核体系,开展河长制评先表彰活动,深化河湖健康评价及“一河(湖)一策”。加快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建设,2022年底累计完成350条以上合流渠箱改造。深入落实污水处理“双转变、双提升”,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落实污水厂网“联调联控”,加强地下污水管网利用维护及排水设施精细化管理。三是优化提升水资源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北江引水、牛路水库、花都水厂等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同城、同网、同质”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推进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加快老旧和高风险供水管网和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广州日报:如何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实现河涌“长制久清”?

姚汉钟:我们将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到长期“有能有效”。一是强化河长考核。以完善河长制湖长制考核激励措施为重点,开展对市直单位和区级河长的考核。二是坚持源头治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广东省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深化“散乱污”场所、涉水违建、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合流渠箱改造等污染源治理工作。三是强化流域治理。推动河湖长制工作重心由水污染治理为主,向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推动区域连片治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水岸同步治理,加快解决雨季污水溢流问题。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

广州日报:广州碧道建设、海绵城市建设、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是什么?

姚汉钟:高质量建设人水和谐生态碧道网络。2022年全市计划建设碧道200公里,精心打造骨干碧道示范,编制实施《广州市骨干碧道网设计导则》。编制实施《广州市碧道水上运动产业带发展规划》,大力建设珠江碧道水上运动产业带,擦亮广州市水上运动新名片。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目前,广州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比例达到28.66%,2021年6月广州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要求三年内完成国家示范城市建设任务,其中广州在国家2021年的海绵城市示范建设绩效评价中获得A档(最优)成绩。未来,我们将继续健全体制机制,制定《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海绵城市政府规章等。

精细化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广州于2020年获得广东省节水型城市称号,2021年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未来将继续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深入落实国家、省节水行动方案。加强国家节水型城市动态管理,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四个重点领域,申报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

来源:广州日报


以上为您带来的“加快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广州”全部内容,更多敬请关注爱羊城(公益网站)!
说明:网友转载此文是出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爱羊城系信息发布平台,爱羊城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