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4家A股上市公司去年至今曾受行政处罚,罚金超过120万
销售劣质药、违规排放污水废水、随意倾倒建筑垃圾、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施工作业……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整理发现,2018年至今广州99家A股上市公司中至少有14家因违法违规受到执法机关行政处罚。其中,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受罚次数较多。
大参林曾因涉嫌销售劣药被罚
继报道广州99家A股上市公司仅三成披露“精准扶贫成效”之后,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企业声誉研究中心以广州99家上市公司主体名称为关键词,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信用广州”等网站梳理统计行政机关公开的处罚数据,发现2018年至今广州上市公司行政处罚案件共计39件。
数据显示,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到的行政处罚有8次,次数最多,涉及违法违规方面不仅包括旗下相关分店加价出售商品、涉嫌销售经营劣药、违反《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以及销售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等。开罚的行政机关主要集中在广州,包括市级区级食药监部门、荔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白云区发改局等。其中,6次有具体罚金,共计5400多元,没收违法所得1300多元。例如,2018年6月6日,白云区发改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提到,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红分店所销售品西安杨森制药酮康唑乳膏,销售货架上标价23 .5元,实际结算价为29 .5元,存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收取未标明费用的价格违法行为,最终罚款1500元。再如,2018年10月10日,广州天河区食药监部门开出罚单,查明“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明路分店购进五瓶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多酶片(批号170201),系劣药”,鉴于当事人违法行为较轻,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最终对该分店罚没款合计54 .74元。
值得一提的是,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通过旗下分店销售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韩金靓·利威丝染发霜(栗棕色)”,数量为15盒,销售单价为79元/盒,因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最终被广州市食药监部门罚款3199 .5元,没收违法所得1185元,还被要求停止经营化妆品19天。
此外,受到行政处罚次数较多的还有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三的是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广州、深圳、济南等多地受到行政处罚,主要都是因为施工时未有效防尘降尘,施工现场未覆盖渣土、散装物料等。
原尚物流多次因货车超限受罚
梳理分析39件行政处罚案件发现,被罚事由多样,包括环保设施未经验收便投入生产,涉嫌经营无说明书中药材,违反安全管理规定作业、违规排放污水,违规使用零散民工,未采取有效措施防尘降尘等25种。
其中,因超限行驶被行政处罚出现4次,次数最多,主要因为广东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驾驶员驾驶的重型厢式货车运载指标超过国家规定限值且未依法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被惠州市交通运输局处罚3次。另外,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因超限行驶被行政处罚。
广汽因项目施工违法至少被罚3次
开罚单的主要是城市管理、市场监管部门。其中,城市管理部门开出的处罚单占比最高,为24%,事由包括乱堆乱放、占道经营、施工单位未采取有效防尘降尘措施以及乱放置、倾倒、焚烧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等。例如,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未采取有效防尘降尘措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4月20日被北京东城区城管执法监察局罚款2万元,2018年7月17日又因相同的问题被罚款3万元;2018年7月31日,广州市番禺区住房和建设局针对“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厂房施工现场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或者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认定其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出罚单2 .5万元,而且广汽集团因此问题连续被罚至少3次。
至于环保方面,受到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包括鹏辉能源、广州酒家。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其东山分公司“排放的水污染物超标”,被广州越秀区环保局罚款6163元;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行政处罚,主要原因为“环保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生产过程中产生工艺废气及清洗废水等污染物,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便投入生产”或者“在研发办公综合楼楼顶设置的11个排污口未经核定”。
南航因未经审查擅自施工曾被罚20万
从处罚地域来看,14家受罚的广州上市公司,开具行政处罚的执法机关主要集中在广州,占比达67%,其次为北京、惠州。从处罚种类来看,罚款、警告,以及“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3种形式最多。在全部39件行政处罚案件中,有28件披露具体罚金,处罚总金额为120 .74万元,平均罚金为43120元。其中,罚金超过10万元的有四单,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南方航空、白云机场,最高罚金达35万元。
据罚单内容显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因为违规排放废水,经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废水出水口氨氮浓度为12 .4毫克/升,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 B 18918- 2002)规定的排放限值(氨氮≤8毫克/升),因此两次受到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开具行政处罚共30万元。
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擅自施工,2018年10月23日受到上海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罚20万元;2018年4月19日,海南三亚市生态环境保护局针对“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建设的机场配套设施用地项目未验先投”而开罚35万元,处罚依据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观点
行政处罚暴露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建议组建专业合规团队定期审查
目前,上市公司所受到行政处罚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上市公司违反证券监管规定,由国家证监会及地方证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二是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如市场监督、环保、安全、住建、交通、城管等)对上市公司的一般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等。2018年广州受到其他行政部门行政处罚的A股上市公司超过14家。
对一般行政监管重视程度不够
应该说,合规已经成为企业标配,行政处罚会对上市公司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企业合规委员会主任郭青红告诉南都记者,上市公司违反证券监管规定,受到证监部门行政处罚,或者被证券交易所采取自律性监管措施,对上市公司声誉影响不言而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资产重组、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是证监会重点监管内容,属于政府强监管范畴,也是各上市公司重点关注和预防违规的领域。不过,相对于证券监管规定,上市公司对一般行政监管的重视程度却不够,日常生产经营违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成因主要包括缺乏日常生产经营合规意识,忽视日常经营合规,甚至明知故犯。
其实,上市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违规行为也很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直接影响股民投资信心以及公司市值。按照规定,上市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被调查或者受到重大行政处罚,应及时向证监会报告并披露信息,说明事件起因、可能的法律后果等。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屡次违规,尤其是涉及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等方面违规行为,很可能引发公众对上市公司依法合规模范的质疑,进而影响社会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指数。
对此,理脉联合创始人、C EO涂能谋在接受南都采访时也表示,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财路”,其他部门的行政处罚更多暴露的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能使上市公司商誉受损,而且会影响其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形象。
规章制度要求建立合规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多项有关合规管理的部门规章,包括《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等,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在境外经营的分公司、子公司。随着外部监管力度强化,上市公司应如何提升自身合规意识?郭青红说,合规创造价值已作为重要合规理念逐步得到认可,不仅助力提升企业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助力企业实现内控目标,提升形象,而且助力企业防范风险,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与核心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更多业务与商业机会。建议上市公司要加强日常合规管理,不仅要重视提升合规意识,尤其是公司领导层合规意识,还要加强合规培训,积累经验,学习研究优秀企业合规最佳实践,聘请相关机构协助建立合规管理体系。
涂能谋也表示,公司合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组建专业合规管理团队,通过实施各专项合规管理项目,在原有业务流程中增设合规节点,将合规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相关业务板块的每一个业务人员,包括定期进行合规审查,加强定期合规风险评估等。也要加强对最新法律法规的了解与学习,关注最新司法判例,掌握新形态的公司诉讼风险。
